View More Details
壹壹陸工作室有限公司
情為何物——金庸小說的情與人生
Availability:
In Stock
Unavailable
$32.55
Regular price
$36.99
/
Shipping
calculated at checkout.
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,還是安安靜靜地過日子?盡責服務社會、追求理想,還是照顧親愛的人為先?哪個選擇才是正確?還是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」,甚至命運決定一切,人根本沒有選擇的空間?還是,即使在有限的空間,人仍是有選擇,而如何選擇仍有意義,因為這是關乎做人的尊嚴? 金庸小說沒有給讀者一個最後的答案,只是打開了我們無限的想像空間 *** 繼去年的《誰是大英雄:金庸正邪人物選評》後,今年吳靄儀將其《金庸小說的情》和《金庸小說的看人生》兩部金庸小說論集重新編輯,合訂為《情為何物:金庸小說的情與人生》。 首批為作者限量簽名本,售完即止。 | 內容節錄 | 序 金庸於一九五五年開始發表他第一部武俠小說《書劍恩仇錄》,在大時代顛沛流離的人生中尋求安身立命之所。他創造了一個不忘家國情懷,但又充滿情趣和想像、充滿人間情與義的武俠天地,為廣大讀者帶來豐富的娛樂,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嚮往,啟發對社會和人生的反思。讀金庸的人,無論在世界哪一角也能在他的小說裡找到共鳴。 我在一九八O年代開始在《明報》刊登金庸評論,共成四輯,寫得最辛苦的是《情》,最暢快的是《人生》。《人生》海闊天空,可以暢所欲言,一抒己懷。《情》的一輯初時寫得辛苦,因為續《女子》和《男子》,又寫男女之情就重覆瑣碎。但其實金庸筆下的情,打動讀者的遠不只是男女之愛。事實上,左右人生的激情,愛情只是其中的一種。在《書劍恩仇錄》,陳家洛和香香公主的相愛好像只是插曲,激發紅花會俠士出生入死、共赴患難的是他們之間的手足之情。《天龍八部》無數人物、多重宇宙,籠罩全書的氛圍是罪孽與憐憫。 即使男女之間的情誼,金庸也寫得份外細膩和有深度:郭靖與黃蓉是兩情相悅的純真之愛,郭靖與華箏其實更接近童年玩伴的友愛。郭靖、黃蓉和華箏豈是鬧「三角戀愛」?而郭靖的選擇,豈是「愛誰多一些」?其實那是他在「情」與「義」之間的抉擇。 郭靖面臨兩女之間的選擇,最後決定須得與華箏結婚,因為答應過的話不可反悔,那是他肯定了自己在道德價值上的信念。他的看法未必對,但重要的是他誠實面對自己的感情和責任。 黑木崖上,任我行邀令狐沖入教,他肯,就即時可與任盈盈成婚;不肯,這段姻緣便告吹。他拒絕入教,寧願犧牲愛情,雖說由於他對日月神教的作風反感,但也正好反映狂放不羈,不等於做人沒有原則。他料到真正愛他的盈盈不會勉強他為姻緣而做違反本性的事。 金庸小說陳述的種種人生理想,出世與入世的取向,每每都繫於種種強烈的感情。「情」與「人生」原是緊緊連結在一起。 我常與金庸爭辯,埋怨他對女性角色偏頗,把女子寫成以愛情為生命的全部。金庸同意,但辯稱這是基於在他小說中的是「古代社會的女子」,不論有多大的才能,也極少有機會施展,有異於男子。男子的生命豐富得多了,他說,「在武俠世界中,男子的責任和感情是『仁義為先』。仁是對大眾的疾苦怨屈充分關懷,義是竭盡全力做份所當之事。」但在現代男女平等的社會,感情與責任、對誰的責任何者為先,不是只有男子才會面對。 武俠世界的時代背景是亂世,而人生最高理想是「為國為民」,轟轟烈烈做一番大事。郭靖、黃蓉好命,可以為原則責任同生共死,但喬峰、阿朱就沒有這麼幸運了。喬峰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候,在雁門關前,阿朱守候着等他,懇求他放下復仇,一起到關外過平靜的放牧生活,但喬峰要先了結剷除大惡人的責任才考慮自己的幸福,於是成了金庸小說的悲劇英雄。...
Default Title
Add to cart
Add to Wishlist